据法新社报道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6月24日发布新一期《世界经济展望报告》。IMF预计,因新冠疫情及防控措施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冲击超出预期的影响,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.9%。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,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其严重。
主要国家经济严重缩水,只有中国能实现正增长
据报道,IMF预测,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爆发的影响,各个国家都采取了限制经济活动的政策,由此导致的失业人数恐将达到上亿规模,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其严重。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将缩水10%以上,这是继100年前,世界大恐慌之后的最大一次危机。
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今年主要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(图据法新社)
IMF在6月的报告中指出,发达经济体2020年增长率预计为-8.0%,比4月《世界经济展望》的预测低1.9个百分点。今年上半年经济活动受到的冲击似乎比预期更为严重。IMF预计,以下国家:美国(-8.0%)、日本(-5.8%)、英国(-10.2%)、德国(-7.8%)、法国(-12.5%)、意大利和西班牙(-12.8%)将出现同步的深度衰退。
与此同时,经济衰退的同步性还加剧了全球贸易萎缩。数据显示,贸易在第一季度同比收缩近3.5%。劳动力市场亦受到严重冲击,经济活动的急剧下滑,对全球劳动力市场造成灾难性打击。
而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对低技能工人的影响尤为严重。从不同性别的人群收入情况来看,在一些国家的低收入女性会遭受更大的冲击。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,在全球约20亿从事非正规工作的工人中,近80%受到显著影响。
值得关注的是,在IMF的预测中,中国将为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。
据人民网报道,IMF研究部副主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副主任吉安·马里亚·米莱西—费雷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中国经济复苏的总体迹象是积极的”,吉安·马里亚·米莱西—费雷蒂认为,放眼全球,今年超过180个国家会经历人均GDP的下降,中国显然是为数不多的保持增长的国家,中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非常积极的反应来支持经济复苏,国内市场巨大,这都是有利因素。
2022年前后,世界经济才能回到疫情前水平?
据《日经新闻》报道,世界银行主管经济前景预测的发展预测局局长阿伊汗·高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全球经济恢复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的水平“大概要到2022年前后”。
高斯认为,“全球将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,这一点是显而易见。预计2020年会出现5.2%的负增长。如果爆发第二波疫情,那么则存在下滑至-8%左右的风险。此外,经济活动逐步重启的发达国家仍有相当数量的感染者,风险不容小觑。”
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.9%(图据《日经新闻》)
此外,高斯还进一步表示,“2021年全球经济大概能实现4.2%的正增长。但直到2021年底,全球经济仍无法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,复苏或将等到2022年前后。要恢复疫情前的生活,疫苗的研发和确立治疗方法均不可或缺。只要存在对健康的担忧,经济的完全恢复就难以指望。”
在谈到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的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时,高斯直言,“为了渡过危机,如今有必要全面动用政策手段,但疫情结束后将留下巨额债务。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,有发展成金融危机的风险,而发达国家应该通过债务减免来提供帮助。”
另一方面,原油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商品价格转为上涨,创下近3个月来的新高。在世界各地重启经济活动、对景气复苏期待加大的情况下,各国央行也在加强金融宽松。投资资金转向和股票同为风险资产的商品领域。尽管大众实际需求开始恢复,但依旧疲软。
受疫情影响,全球“富裕指数”首次下降
据《日经新闻》报道,联合国开发计划署(UNDP)6月22日之前发布推算报告称,代表富裕程度的“人类发展指数”全球整体水平今年恐将出现1990年统计以来的首次下降。其原因是,新冠疫情扩散导致收入减少,教育水平也出现恶化。
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测称,部分发展中国家将会陷入更为严峻的局面,有可能出现“史上最大倒退”,要求国际社会为缩小差距努力普及远程医疗和教育。
据悉,“人类发展指数”是将收入、平均预期寿命、入学情况结合在一起转化而成的数值。2008年发生世界金融危机时,虽然增长率放缓,但指数的上升趋势并未中断。
联合国称,受新冠疫情影响,预计今年全球人均国民总收入(GNI)将减少4%。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,全球将有约6成儿童短期内无法接受初等教育,2020全年可能会倒退至1980年代中期的教育水平。而疫情已导致全球超过46万人死亡,各国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可能会缩短。
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罗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