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理论依据:《中医基础理论》、《中医脾胃病学》
这篇文章,我想跟你聊聊胃胀。
胃胀,这是生活中挺常见的现象。
吃饭,吃多了,吃急了,会胃胀。这没什么,下次饮食注意即可。
生气,生闷气,让你胃胀、吃不下饭,这也没什么,咱们以后调节情绪即可。
但是,有这么一种人,经常胃胀、天天胃胀,隐痛不适。长此以往,要考虑是不是有胃病了。
我以前 ,遇上过这么一个患者。
这个人啊,年纪40多岁,形体偏瘦,面容倦怠。他以前经过诊断,有浅表性胃炎,经常感觉胃部胀满、隐痛。吃了饭,感觉好一些。饭后不久,又开始疼。平时,则喜欢用手或其他物品来按住胃部。同时,由于胃胀,他常常嗳气、放屁。食欲不佳、口淡乏味,大便溏薄。舌偏淡,脉偏弦。
他怎么会变成这样呢?经过询问,他早年是一个出租车司机,饮食不规律。几年下来,就落得此病。
我听完,立刻想起了早年收录、牢记的一张经验。我想,这正是运用的时机。于是提笔写下一张配伍——
黄芪、党参、炒白芍、丹参、白术各15克,枳实、桂枝、炙甘草、生姜各10克,大枣5枚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,分温二次服。
结果,患者药用4天之后,胃胀隐痛之感大大减轻。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,症状基本消失,食欲增长,嗳气放屁等现象也减少了。
在这里,我要说,我用的配伍,完全是拜前人所赐,是我向别人学习而来的。
这个配伍的创制者,乃是我国辽宁大连治疗脾胃病的老一辈中医临床家李师。李师治疗脾胃病,堪称大家,创补中消痞之法,清中消痞之法。上方只是他系列方法之一。
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吧。
首先,我想请您了解一个基本事实——脾虚,往往导致胃胀。我们的脾啊,主运化。脾气升,胃气才能降。脾虚不升,则胃弱不降,于是发生胃胀。这就是脾胃气机逆乱的表现。包括嗳气,包括频繁放屁,包括胃胀食少,这都是中焦气逆、胃气通降失常的表现。
上面患者的问题,其实就是这个问题。脉弦、舌淡、形体消瘦、食欲不振、胃部喜暖喜按、得食物则疼痛稍缓,这些无不是说明,脾气亏虚、胃气呆滞。而且,他的问题还偏寒。怎么知道的?患者喜暖喜按,得食痛减。这些都是基本判断的依据。
这个时候怎么办啊?当务之急,健脾益气,温补脾阳。脾气足了,胃胀自消。
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清楚上方的的意理了。总体来说,黄芪、党参、生姜、大枣、白术,这些都是健脾益气、补固中土的。枳实消胀理气。桂枝、炙甘草合用,可以辛甘化阳,补脾脾阳。同时,炒白芍和炙甘草配伍,酸甘化阴,使得阴阳调和。丹参能活血化瘀止痛,改善久病入络作痛的问题。这就是基本意图。
整个这个配伍,以健脾为基础,以消胀导滞、活血止痛、阴阳调和为手段,综合改善患者的状态。因此,我觉得,这是值得借鉴的经验。
当然,我还是那句话,这不是我的经验,而是李师的经验。李师,由于善治脾胃,而且治法中多注重一个“补”字,故而又被称作“补胃名师”。
我把这些经验写出来,供有需要的朋友借鉴。具体的辩证要点,我前面都写了,大家可以反复仔细看一看。但是,我依然坚持,非专业人士要在中医师当面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,不可盲目照搬。你记住,此法针对的是脾胃虚弱、气滞偏寒、升降失调的患者。如果体内有湿热,或胃阴不足者,用这个配伍,那就坏事了。
好了。关于这个,我就说这么多吧。